https://www.gravatar.com/avatar/7a0c24f697ea1587001c36d00039b60f?s=240&d=mp

当Web设计师遭遇HTML5

HTML 5,被传为Flash 的杀手 ,是一种用于web 应用程序开发、具有变革意义的网络技术。HTML 5提供了一些新的元素和属性,其中有些是技术上类似<div>和<span>标签,但有一定含义,例如<nav>和<footer> 。这种标签将有利于搜索引擎的索引整理、小屏幕设备和视障人士使用。同时为其他浏览要素提供了新的功能,通过一个标准接口,如<audio>和<video>标记。

除了原先的DOM接口,HTML5增加了更多样化的API:

◆ 实时二维绘图

Canvas API:有关动态产出与渲染图形、图表、图像和动画的API。

◆ 定时媒体播放

HTML5 音频与视频:HTML5里新增的元素,它们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通用的、集成的、脚本式的处理音频与视频的API,而无需安装任何插件。

◆ 离线存储数据库(离线网络应用程序)

◆ 编辑

◆ 拖放

◆ 跨文档通信

◆ 通信/网络

Communication APIs:构建实时和跨源(cros****s-origin)通信的两大基础: 跨文档通信(Cros****s Document Mes****saging)与 XMLHttpRequest Level 2。

◆ 浏览历史管理

◆ MIME和协议处理程序时表头登记

◆ 微数据

以上技术说明存在于WHATWG HTML说明文档中,但并没有全部包含在W3C HTML5的说明文档里;W3C另对一些技术做了单独说明,此文不再一一赘述。

听起来略有些太过技术了,那么HTML5对设计将会有哪些影响呢?这是网页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不厌其烦讨论了编程代码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HTML5及web app 的优势

以移动互联网领域为例,面对众多的终端设备和平台,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不得不在产品的展现和体验的一致性方面做出妥协举措,并在疲于填铺平台的过程中浪费了我们如此多的精力。产品本来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准,但移动终端碎片化(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现实将美好的愿望阻拦在外。

当前主流的手机开发平台有:iOSSymbian、Linux、Palm、BlackBerry、Windows Mobile、Android等。其中,iOS平台需要针对480320、960640及1024768的分辨率分别设计;Android平台中QVGA分辨率为240320,WQVGA分辨率为240400,HVGA分辨率为320480,WVGA分辨率为480800,FWVGA分辨率为480854等等;Symbian系统可谓历史悠久,现在开发主要针对S60 V3和V5两个版本,分辨率仍有176208、208208、240320/320240、352416/416352及800*352等众多种类。即使同一个平台,分辨率不同设计也就会有相应的差异。加之客户端产品需要不断的更新迭代,从1.0版本、2.0版本一直到N.0版本;每开发一次native app 就需要铺一次平台。并且现实状况是并非所有用户都会积极更新新版本,所以设计师和开发人员在研发新功能的时候还要顾忌之前的旧版本会不会支持等问题。不同的平台乘以不同的版本,人力物力被投入到了铺设平台的工作中,提高产品用户体验的精力比较有限。

于是人们受够了终端设备碎片化的折磨,开始期盼着一种有别于native app的事物出现。由HTML5技术开发的web app的出现给予了设计师和开发人员美好愿景。HTML5技术的渲染过程主要是由浏览器、内嵌HTML5解析器的应用程序、支持书签打开方式的应用程序抑或是移动手机产品进行的。如此,产品的上线和版本更新不再需要花费那么长时间来铺平台, Appcelerator的内部逻辑会将产品的UI转换为iOS或Android等平台的原生界面。同时,web app形式的产品不需要用户下载更新,通过网络即可以访问最新版本;也便于设计师和开发人员调试和修正错误,不再存在同时兼顾新旧版本的问题。

HTML5可以实现的效果

HTML5威力如此强大,确实拥有提高互联网产品质量、改善开发人员现实环境的潜力。因此设计师和开发人员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师就要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开始学习编程技术了,而是应当考虑HTML5对具体的设计将会有哪些明显的改变,HTML5技术可以实现什么样的设计效果?

新顶级域名将放开 .COM或不敌.GAY

据.Tel公司CEO王晓菁微博透露,即将在美国召开的ICANN年会上,IPV6、新顶级域名注册等重大议题将有望落听。王晓菁认为,“2011,或将决定未来网络发展20年。”据悉,IPV6的成功部署将给未来每部手机,甚至每一部家电都分配一个IP地址,为互联网、物联网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域名注册方面,新顶级域名的彻底放开意味着域名地址的极大丰富和个性化,例如佳能公司就正在申请.canon域名。域名的多样化将给未来带来什么?王晓菁对此笑言,“.gay或许会比.com更火爆。”

ICANN(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98年10月,是一个集合了全球网络界商业、技术及学术各领域专家的 非营利性国际组织,负责互联网协议(IP)地址的空间分配、协议标识符的指派、通用顶级域名(gTLD)以及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系统的管 理、以及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这些服务最初是在美国政府合同下由互联网号码分配当局(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IANA)以及其它一些组织提供。现在,ICANN行使IANA的职能。

http://images.51cto.com/files/uploadimg/20110314/1447530.png
1

这里,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ICANN新通用顶级域名的商机。

ICANN正在推进新通用顶级域名(gTLD)推广计划,在2010年第一季度开放申请。ICANN将修改互联网通用顶级域名的申请规则,将之前严格限制的新通用顶级域名的规则改为凡符合新申请条件的公司、注册机构、组织都可以提交申请,并成为该新通用顶级域名注册局。

这个计划一旦顺利执行,将催生很多新的通用顶级域名,往市场细分这个方向去想,有些新的通用顶级域名是具有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的。

一、面向个人博客域名.blog

现今博客群体的规模是巨大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调查,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

但是,博客域名的销售是存在困难的,除了一些好的名称,很难说服广大博客为什么要注册购买一个独立域名,因为绝大部分的博客都是在使用门户提供的服务。

简哲的看法:与门户合作,一般国内门户不会主动做这种销售域名的事情。故此,可以由一间域名注册商来牵头做这个项目,让门户(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参与合作,成为博客域名的分销商,让门户允许用户的博客、邮箱绑定独立域名。这样,把通路解决了,便能把个人域名销售出去。

理论价值:3.38亿人,按每人每月的服务收费10元计,理论值为每年三百多亿元的规模;按年注册费50元计,理论值为每年一百多亿元的规模。

二、面向专业人士的域名

针对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这些专业人士,推出专用的顶级域名,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还有职业经理人的专用域名,如.ceo、.cfo、.cmo、.coo等,也是具有市场需求的。

三、行业域名

像之前的.com是适用于商业公司,.net域名是适用于网络行业,.org域名是适用于非盈利组织,.edu是面向教育科研机构,可见当初的域名设计就是针对市场细分来设计的。

由此可以推断,行业域名会是主流的新通用顶级域名。

四、其它,手机运营商域名

移动、联通、电信的手机域名。

如果是从短期来看,很难看到手机域名具有什么巨大的价值。但是从长远来看,手机域名就具有发展价值。当手机成为通行的个人身份标签和支付平台时,手机域名就具有商业价值了。

例如联通的沃(WO)品牌,让企业使用.wo手机域名在无线网络拓展市场,这样.wo手机域名便具有了商业价值。

程序员应如何更好的与非程序员一起工作

【51CTO外电头条】程序员在今天的科技世界中要想成功,仅有编码技能是不够的,在下面的对话中,Google技术领导和经理Ben Collins-Sissman(@sussman)与Google工程经理Brian Fitzpatrick(@therealfitz)一起,讨论了与非程序员同事共事,维护关系的重要性。

Ben和Brian说谦虚、尊重和信任是培养一个愉快的,富有成效的工作环境的重要原则,他们二人将在下周举行的OSCON大会上分享程序员如何很好地与其他同事一起工作。

OSCON会议描述中提到“大规模组织操纵的艺术”,那是什么?

Brian Fitzpatrick:我认为“组织操纵”应有一个度,这意味着我对Google是如何运作的有较好的了解,我可以引导公司朝好的方向发展。

Ben Collins-Sussman:我怀疑Fitz说的是否属实,公司并不总是有一种权力结构与组织机构图匹配,它需要一些真正的调查,发现真正的权力关系所在。

Brian Fitzpatrick:据我所知,没有公司能做到权力结构和它们的组织机构图完全匹配,除非他们少于两个人。

程序员如何与非程序员同事沟通?

Ben Collins-Sussman:首先,要看他们的眼睛而不是他们的鞋子,其次,大多数人不会就纯粹的逻辑喋喋不休。

它有助于添加一些情绪的敏感性,例如,讨论时发生一些争执,大多数非工程师不会领情原始的真相,工程师喜欢纯粹的信息,往往期望十足的反馈 - 代码审查,设计方案等,当你与非技术人员沟通时,仅仅陈述事实并不总是有帮助,你需要以某种方式将事实包装起来,让它们更易于他人吸收。不要在你的反馈中绕圈子,确保对方不需要逐字分析你的反馈,大多数人比程序员更敏感。

Brian Fitzpatrick:尊重非程序员的能力是关键,你公司里做市场营销,销售或公关的同事,他们不知道编写代码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白痴,他们有他们的工作,你有你的工作,除了工程外,还有大量的技能需要学习,我们应该和非工程师同事相互帮助,协同工作,共同提高。

如何与其他程序员协作,有什么建议?

Brian Fitzpatrick:这是一个广泛的问题,我们的新书将会在这方面提出建议。我们主张采取三个主要的原则:谦虚、尊重和信任(简称HRT),如果你表现得很谦虚,并尊重你的同事,并信任他们能把事情做好,你和它们建立愉快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关系的机会将更大。

当然,你的同事需要获得你的尊重和信任,但我们发现,要信任某人首先就得怀疑他,如果有人不可信任或不值得你尊重,你会很快弄明白。

Ben Collins-Sussman: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自己,实际上可以成为一个强大团队的文化基础,我们常说软件工程是一项团队运动,而不是个人运动,围绕HRT培养团队文化是提高生产力,长期保持成功的关键。

项目发生分歧时该如何处理?

Ben Collins-Sussman:我认为最好的策略是讨论,并快速达成方向一致的协议,有时双方需要相互做出一些让步,关键是有一套单一的标准和惯例,没有什么比编码风格,组织惯例或设计技术不一致更快让项目变得混乱不堪,因此保持项目一致性很关键。

Brian Fitzpatrick::这时应该让信任和尊重的团队文化发挥作用,此外,在开始编码之前,为你的团队建立一套编程习惯,坐下来设计你的产品,可以帮你弄清你究竟要做的是什么,以及你想怎么去做。

原文出处:http://answers.oreilly.com/topic/2801-software-engineering-is-a-team-sport-how-programmers-can-deal-with-colleagues-and-non-programmers/ 原文名:Software engineering is a team sport: How programmers can deal with colleagues and non-programmers

谁是全能王?Android,Windows,iCloud?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四个超级Geek通过电脑发送信号到卫星,然后让信号经过长途跋涉后传送回来,控制电灯的开关。

Penny问他们:有开关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他们说:Because we can。

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可以按下某个“键”,轻松的说:we can

本周二举行的微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2011(WPC)上,微软高级副总裁安迪·李斯(Andy Lees)表示,微软将最终推出一个超级操作系统,形成整合PC、手机、平板电脑,甚至电视机的“单一生态系统”。

“无论何种设备,都将拥有完整的PC计算能力。我们不会为PC、手机和平板电脑推出单独的生态系统,而是进行整合。”李斯表示,微软希望在不同设备间提供“连续与连贯性”,“尤其是在Xbox方面”,这不仅仅是具有共同的用户界面,还包括IE等核心技术的共享。

这一次,微软显然并不仅仅是将桌面版Windows拓展到其它设备,而是针对不同的设备和体验对核心技术和用户界面进行调整。这样的整合,很容易让人想到苹果的iOS,以及苹果全新的云服务–iCloud。

6月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2011(WWDC)上,苹果公司及其首席执行官史乔布斯(Steve Jobs)正式发布了苹果的云服务–iCloud,将早期Mobile Me的更多服务免费提供(此前Mobile Me每年费用99美元,现已免费),包括同步通讯录、同步日历、免费Mobile Me邮箱等。还增加了云备份与音乐自动同步功能。重要的是,iCloud支持所有iOS设备,并能在Mac和PC上使用。可以说,当其他人还把“云计算”归结到后台管理时,苹果已经把做好的云计算产品送到苹果用户手上,iCloud顺畅的让“苹果”成为了消费者数字生活的中心

话到这里,微软的“整合”–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将在2015年到2016年面世,可以同时支持PC、平板电脑、手机,以及下一代Xbox游戏机,似乎不言而喻。

如果将视角转向微软和苹果的另一个竞争对手:谷歌–

还记得2个月前的Android@Home么?那个看起来像是一台万能遥控器,而不是一款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操作系统的Android。

5月第四届谷歌 I/O大会上,谷歌推出了新的应用“Android@Home”。简单来说,Android@Home是一套类似智能家居的自动化系统,可透过任何Android装置连接家中的大部分家电,例如控制游戏主机,还有电灯开关,等等。在谷歌计划中,未来我们家中大多数家电都可运行Android系统,而Android@Home就成为不同电器之间的交互协议。

与此同时,为吸引合作伙伴加盟Android阵营,谷歌正展开Android的云服务,不仅有应用程序和图书,还包括了电影服务和音乐服务。

可惜,因为谷歌尚未与唱片公司达成合作,Google Music暂时还没有自己的音乐商店。而另一边,苹果音乐商店iTunes已率先与索尼唱片、华纳唱片和百代唱片达成协议,使得用户无需同步数据即可利用iPhone和iPad收听流媒体音乐。

与苹果封闭的生态系统不同,除了坚持自己的Google TV,为确保更多制造商生产出符合要求的Android外设设备,谷歌公布了Android硬件的“指导原则”,这是一套硬件+软件的设计方案:ADK。当然,它是免费的。

现在,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要实现理想中的“智能家居”场景,都必须得到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家电厂商的支持–要家电制造商的配合,并愿意在各自的产品中安装或使用他们的系统:Android,or Windows–或许微软可能抛弃Windows品牌并全新命名,但这里我们先暂称这个新超级系统为“Windows”好了。

过去,微软曾多次试图将Windows操作系统添加到起居室设备,但多以失败告终,例如微软为世嘉Sega Dream Cast游戏机推出的Windows CE操作系统,以及后来推出的Windows Media Center。但其实早就提出过“智能家庭”的微软,也不是没有实现过,嗯,是在在盖茨家里实现的。

但是,未来,或许不在远了。

而那一天,包围我们的生活将会是谁?–苹果?微软?还是谷歌?还是另一个?

(:本文开篇介绍的《生活大爆炸》的场景的文字描述来自百度知道网友共享;不过也确是自己追看第一季时“惊艳”的开始。原文出自 铭铭博客 。)

谷歌发布新一代计算机编程语言Dart

在等待了将近一个月之后,Google正式正式发布了Dart语言,帮助你打造网页应用。

这个新的平台可适合开发简单、高效而具有可扩展的网页应用,整合了强大的全新的编程特色,但却同时具备你熟悉的语言语法结构。

Google称这个新的语言将协助开发者打造出结构化的灵活网页程序,同时Dart又让程序员感到很熟悉而自然,简单易学。同时确保Dart在现代化的浏览器和环境上提供最高的性能。

Google已经在 dartlang.org公布了开发工具、语言和源代码,并有适合一个人的开发团队到大型工程的代码示范,其代码可通过原生的虚拟机或JavaScript引擎转换Dart代码到JavaScript后直接执行。尽管目前Dart虚拟机还没有整合进Chrome浏览器,但未来肯定会实现。

Dart 开发团队主管拉尔斯•巴克(Lars Bak)在谷歌官方博客中详细介绍了这款语言。巴克称,Dart 支持所有项目,从小型松散的项目到 Gmail 和谷歌文档这种大型复杂的项目。

上个月爆出的一份谷歌2010年内部备忘录显示,Dart的目标就是要代替JavaScript网络开发通用语言的地位,但此次巴克在采访中表示,Dart不会替代JavaScript。JavaScript是当今网络的基石,它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这种地位。

之前,谷歌在 9月份已经注册了多个 跟 Dart 有关的域名 DartLang, DartLanguage Dart-Lang 和 GoogleDart 从 .com, .net 到 .org 等。